長者關懷,改變長照未來(上):長照機構的火災風險分析

hospice-1821429_1920.jpg

(/台灣快速步入高齡社會,老人長期照護需求因而增加)

   台灣於2018年正式步入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達14.5%(343.3萬人),預估2026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例將達到20.6%(488.1萬人),因此,老人長期照護的需求隨之大量增加。據統計,過去五年來,發生18起長照機構火災,造成27人死亡、197人輕重傷,凸顯此類機構面對災害的脆弱性。

案例表格圖.png

(/近年長照機構重大火災案例整理)

   因此,建立安全又安心的長期照護管理機制,是政府和業主對高齡社會老人健康福祉的責任,也是不可逃避的問題。以下是根據近年來的長照機構重大火災案例整理的災害原因分析,透過災例剖析與經驗回饋,統整關鍵問題,規劃完善防火與避難策略是目前最重要的解決之道。

一、未落實用電安全

  • 廚房或開放活動空間的電鍋、烤箱、微波爐等高耗能電器被普遍使用卻未妥善管理
  • 儲藏室、被褥室未上鎖易成縱火空間
  • 過度使用延長線及三用插座,且未定期檢查
  • 瓦斯管線及鋼瓶未規劃防傾倒措施及漏氣自動遮斷閥
  • 危險物品如酒精未放置於防爆櫃或獨立空間

延伸閱讀:小生活大風險:小瑞與阿德的一天

二、未保持防火區劃結構完整

  • 各式管線貫穿防火區劃,未以防火材料填塞
  • 天花板上電線延長佈線
  • 垂直管道之間被貫穿,維修孔未具遮煙性能
  • 電線未以金屬軟管或EMT材質包覆套管
  • 堆置工程廢棄物以及未清除舊有管線,易成為助燃物質

照片.jpg

(圖左/管線貫穿防火區劃處以防火泥填塞 圖片來源:潘國雄老師研究室 圖右/管線貫穿防火區劃處以鋼板等材質填塞 圖片來源:聖馬爾定醫院附設護理之家)

三、火警警鈴無法正常發生作用

  • 火警受信總機置放於非時常有人的空間
  • 地區火警警鈴因經常性誤觸而被關閉
  • 儲藏室等空間規劃的火警探測器之形式不適當
  • 火警探測器距離出風口位置在1.5公尺內,違反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設置標準 第112~145條

四、災害通報及救援規劃不良

  • 主要護理站離火警受信總機及緊急廣播系統太遠
  • 護理及外籍照服人員無法立即通報119
  • 除主要護理站之外,其他樓層未設置護理站或工作站,也無電話等通訊器材可對外求救
  • 外部支援人力召回無緊急群呼設定
  • 員工宿舍無電話等通訊器材
  • 無線電整備效益低,不符合平時工作習性

五、夜間值班人力嚴重不足

  • 夜間值班人力大多屬外籍照服人員,語言溝通力較差
  • 夜間顧病比高,超過1:15
  • 夜間值班人員流動率高,且多有兼職人員,不夠熟悉該場地狀況
  • 台籍照服人員多高齡(超過60),應變及體力狀況較差

六、初期滅火能力不佳

  • 2012年以前成立的小型長照機構幾乎未設置自動撒水系統
  • 自衛編列各應變班別不符合夜間實際人力狀況且缺乏彈性
  • 無法因應火勢大小使用適當的滅火設備
  • 缺乏滅火失敗後的後續應變措施
  • 夜間火災實際演練操作次數低

fire-823623_1920.jpg

(/選擇合適滅火設備以因應不同火勢狀況)

七、疏散策略及動線不完善

  • 緊急疏散與緊急避難的策略不明
  • 缺乏住民疏散順序的分類及標示
  • 疏散動線及搶救動線相互重疊
  • 應變步驟不明,包含人力缺乏與資訊溝通問題
  • 等待救援空間的規劃不當
  • 安全門無法正常關閉

(延伸閱讀:逃出生天:大型購物中心地下停車場疏散模擬研究)

hospice-1750928_1920.jpg

(/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長照機構裡的住民大多為有慢性病且有長期醫療服務需求的高齡者,在災難發生時,較無體力與應變能力,需強化長照機構防災避難認知及公共安全效能,才能維護長照機構住民生命安全。

   每個機構建築體和居所住民都有不同的特性,如:住商複合建築因人潮眾多,需注意外部出入口和逃生路線的暢通;大型商場用電量大,常會發生電量過載、短路、接點發熱等情況,除平時的消防安檢之外,更應多加留意線路配置與定期維護;高層建築火災由於人口密集、延燒快速與逃生不易等特性,建築物本身必須擁有完善的自救設備與逃生避難設計,以保障建築安全。(延伸閱讀:消防安全:住商複合建築大剖析巴別塔的火焰挑戰():高層建築的火災風險

   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藉由本篇的案例解剖分析,瞭解政府與業主如何針對長照機構的問題做出應對方法與改善對策。 

參考資料:潘國雄-長照機構重大案例分析與改善策略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