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綠人的誕生(一):浴火重生的緊急出口標誌

   逃向出口的小綠人,是當前國際通行的緊急出口標誌,也是火場求生的救命明燈。但你知道這個簡明易懂的設計是如何出現的嗎?讓瑞德小百科來告訴你!

 emergency-exit-1321134_960_720-1.png
(圖/小綠人緊急出口標誌為公共場所必備設備)
小綠人的誕生 無情祝融的慘痛教訓
   1972年的大阪千日百貨大火,奪走118人性命。不到一年光景,1973年的熊本大洋百貨火災再次造成104人喪命。事後火場鑑識中發現,現場緊急出口標誌尺寸過小,當火災煙霧瀰漫使得環境視線不清,人們如無頭蒼蠅般難以辨識逃生出口方向,加上恐慌心理造成的推擠混亂,讓當時的傷亡情形更加慘重。
   在後續的調查報告中指出,許多罹難民眾甚至離出口不到咫尺,卻未能即時逃生而葬身火窟。兩場重大的火災事件,讓日本的公共安全議題揚起警報。除了顯示建築物中缺乏緊急出口的明確指標,也讓人們重新省思避難疏散設計的不足。(延伸閱讀:百貨公司火災風險 消防安全新思維
設計規範不一 指標識別度低
   緊急逃生指示的成效不彰,主要在於過去緊急出口號誌係由不同生產公司設計製作,廠商的設計不一導致民眾對於逃生標示的識別度不足,而延誤了黃金逃生時間。為了統一逃生指示設計,1979年日本政府展開「緊急出口標誌」的公開招募比賽,希望能創造一個具有統一規範、識別性高,讓人一眼即可辨識的緊急逃生標誌。
20170206_4.png
(圖/日本緊急出口標誌招募入選作品,來源:http://gc.sfc.keio.ac.jp/)
   這場全國招募比賽共收到來自各地超過3300件投稿,最後小谷松敏文的小綠人設計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取得優勝。小綠人奔向出口的設計,不僅運用簡單圖示傳達緊急出口的概念,其採用的綠色基調為紅色火焰的對比色,在火災現場更加醒目易見。隨後,小谷松的設計在1982年由多摩美術大學的太田幸夫教授改良後,統一應用於全日本的公共場所中,而後更被普遍推廣至世界各地。(延伸閱讀:小綠人大不同:逃生指示新革命
20170206_1.png
(圖/緊急出口標示原作與改良版本,來源:朝日新聞)
國際化標準認證 全球通行的逃生指標
   小綠人一目瞭然的簡約設計,在1987年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ISO 6309:1987, ISO 7010:2003)標準,1999年通過英國標準學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BSI, BS 5499)等機構認證肯定,不僅在臺灣成為出口標示燈及避難方向指示燈認可基準的規範要求內容,在英國、日本、南韓、泰國、挪威、美國紐約(按照LL26號法規)、加拿大、中國及香港等地均有採用,成為全球通用的緊急出口標誌。(延伸閱讀:逃生指示系統的更多可能
20170206_2.png
(圖/日本緊急出口標示的各種ISO申請設計方案,來源:朝日新聞)
   日本所發展的小綠人經典設計,由於辨識度極高,一直沿用至今。然而,儘管「小綠人」的外觀設計並無太大改變,但隨著現代社會與建築科技的變遷,人們對於緊急逃生指標的設計也產生了新的需求與功能。過去,小綠人因日本重大災害啟示而誕生,歷史的教訓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養料。在台灣,也發生了同樣的故事。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緊急逃生指標如何演進,更有效地協助民眾避難疏散。另一方面,過去台灣發生的嚴重火災,也激發了逃生燈具的改革之路,為消防科技帶來一大躍進,更重新改寫逃生指示的定義。(延伸閱讀:小綠人的誕生(二):智慧進化的緊急逃生指示
參考資料:
1. 朝日新聞(2016年12月4日),《逃生門標誌來自日本 謹記祝融教訓不停進化》
2. 內政部,《出口標示燈及避難方向指示燈認可基準》
3. 維基百科,《非常口》,取自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9D%9E%E5%B8%B8%E5%8F%A3
4.維基百科,《緊急出口》,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7%8A%E6%80%A5%E5%87%BA%E5%8F%A3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